做抖音短視頻運營必須要知道的四大底層邏輯
發布時間:2021-05-26
做抖音短視頻必須理解的四大底層邏輯。想賺錢啊,那么對游戲規則也需要有足夠的尊重。如果不理解抖音的底層邏輯,做短視頻很可能會停止不前。今天我給大家講透,信息量很大,建議收藏后反復看。
第一點:去中心化,新人永遠有機會。抖音延續了今日頭條的去中心化機制,包括了內容的生產分發的去中心化。微博微信的公眾號是你關注了誰,你才會看到誰誰的粉絲多,流量就一定大。而抖音不是,你即便是零粉絲也會有幾百的播放量。你即便關注了某個人,也可能半年都刷不到他的視頻。每一條的視頻的播放量主要是歸于這條視頻的本身是不是足夠好。短視頻內容,在粉絲量一樣的情況下,點贊率會相差好幾倍,大家可以去看一看,思考一下,在這種規則下,流量始終是屬于公域的,而不是個人的,每次都要用好的內容重新去拉新人,新內容永遠有機會在這里有相對公平的環境。這也是我看好抖音選擇短視頻創業的原因。
第二點:算法思維。內容好不好,算法說了算,影響算法的數據主要是內容的完播率、點贊率、評論率等等。直播間就是互動率、關注率、付費率、留存率。其實就是在有限的時間里面和觀眾的互動頻次時長和互動的收入。這些數據高了,算法才認為是好的內容。每一次互動都應該珍惜歷史的互動數據都會積累成你賬號的權重。所以寧可花一個星期來打磨一個好的內容,也不要一天發起一個平庸的作品。新人需要不斷的有算法思維,就回顧你過去的作品,學習優秀的精品。
第三點,賽馬機制,多次打分與突破。一個內容發布出來,從初始流量池開始,兩到五百的播放量,觀眾開始和你互動。算法開始根據互動數據給你打分。當你的初始流量池得到了一個比競爭對手更高的分數,就能進入下一個更大的流量池。于是更多的觀眾開始和你互動,算法繼續給你打分,抑制循環,直到在某一個流量池里面得到一個低分,算法不再推薦流量,停止每一個時刻你的內容都在和當前流量池的其他內容進行比賽。分數高的才能勝出,這其實和人生很像,想要向上突破,就不能呆在舒適區,必須去更好的城市和更強的人競爭,被更多的人看到。
第四點,回歸到人。理解了以上三點之后,再回歸到人機制和算法,始終是為人服務的。人是一個個鮮活的有思想有感情的個體。喬布斯在遺失的訪談中有說過,計算機就是我傳達情感的媒介。你也是在通過內容跟一個個鮮活的人在打交道,每個人是不是有停留、點贊、付費都是他自己的決定,數量上的粉絲是無用的,但心智上能共鳴的粉絲又是極其有價值的。真正的完播不是五秒十秒,而是看到這個節點還沒有走的人,除了賺錢,更應該做的i p 持續的利,他才能持續的利己,讓所有的邏輯融化成為你的習慣。